国民党主席之争 郑丽文台媒网络大幅领先
(综合台北消息)距离台湾地区在野党国民党主席选举仅剩一个月时间,近期一项网络投票情况显示,国民党前立法委员郑丽文以68%的支持率,在众多竞争者中一骑绝尘。
网媒“NOWnews”在其YouTube官方频道,于周六(9月13日)发起了关于国民党主席人选的网络投票活动。截至周日(14日)下午5时50分,已有5.3万人参与此次投票。投票结果清晰表明,郑丽文获得了68%的高支持率,远远超过其他竞争对手,像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前台北市长郝龙斌以及国民党立委罗智强等。
立场偏向蓝营的中时新闻网分析指出,尽管此次网络投票结果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国民党党员的实际投票意向,但依旧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蓝营基层以及网络社群的整体氛围。从目前情况来看,郑丽文在舆论热度方面占据明显优势。
另外,郝龙斌此前已表明有意参与此次选举,不过他强调要与前中广董事长赵少康进行协调,以确定最终由谁代表参选。周日当天,赵少康透露,郝龙斌会在周日和周一分别开展民调,待民调结果公布后,再做出最终决定。
据悉,国民党主席选举将于10月18日进行改选,领表登记时间为即将到来的周一(15日)至周五。
延伸阅读:
郑丽文,女,1969年11月12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云林县,其祖籍为云南。她拥有扎实的学术背景,先后毕业于台湾大学法律系,并获得美国费城坦普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在政治领域,郑丽文曾担任中国国民党民意代表求学与早期政治参与
在台湾大学求学期间,郑丽文恰逢台湾民主化浪潮蓬勃兴起。这一时期,社会各界对民主的追求热情高涨,各种民主运动此起彼伏。郑丽文深受这种时代氛围的感染,积极投身于野百合学运等一系列街头运动之中,展现出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关注和参与热情。
大学毕业后,郑丽文选择前往美国继续深造,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学成归台后,当时国民党内部存在的“黑金”政治现象让她深感厌恶和不满。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她做出了加入民进党的决定,由此正式开启了她在台湾政坛的征程,并逐渐开始崭露头角。
民进党时期经历
1996年3月,郑丽文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影响力,成功当选为民进党籍第三届“国民大会”代表。在担任该职务期间,她还曾出任民进党“国大党团宪改小组召集人”,积极参与当时的“修宪”活动,为推动民进党在宪法层面的主张和诉求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1998年3月,在台湾省第四届立法机构选举党内初选中,郑丽文未能顺利胜出。不过,她并未因此气馁,1999年6月,她担任了民进党“国大党团副总召集人”一职。值得一提的是,郑丽文还是当时岛内颇受欢迎的节目《火线双娇》的两位知名评论员之一。在节目中,她凭借犀利的言辞、独到的见解和出色的表达能力,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成为了岛内知名的“名嘴”。
然而,2002年10月,郑丽文在节目中对台湾省“卫生署代署长”涂醒哲涉嫌的“舔耳案”进行了批评。这一行为引发了民进党内部的不满和争议,最终她被民进党台北市党部开除党籍。此后,郑丽文选择暂时隐退政坛,进行自我调整和反思。
加入国民党及后续发展
2005年1月,在国民党的诚挚邀请下,经连战和林丰正的介绍,郑丽文正式加入中国国民党。2月1日,她出任国民党文化传播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发言人,开启了她在国民党内的新征程。此后,她在国民党内不断晋升,先后担任政策会副执行长、文化传播委员会主任委员与发言人等重要党职,为国民党的发展和形象塑造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8年,郑丽文担任国民党不分区“立法委员”,继续在政治舞台上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参与立法工作,为台湾的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2012年,她参选台中市“立法委员”,但遗憾落败。不过,她并未因此放弃政治追求,同年10月至2014年2月期间,她担任了台湾省行政机构发言人,负责向社会公众传达政府的政策和决策信息。
2017年11月,郑丽文宣布参选台北市长,这一决定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然而,2018年3月,她又宣布退出国民党台北市长初选,这一转变再次引发了人们的猜测和议论。2020年,在台湾地方选举中,郑丽文以国民党不分区第五名的成绩成功当选“立法委员”,时隔8年再次重返立法机构,继续为台湾的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争议与影响
郑丽文的政治生涯充满了波折和转变。她早年出身于泛绿阵营,对国民党多有批判之词。但后来却毅然加入国民党,并担任重要职务,这一巨大的转变在台湾政坛引发了多起争议。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她个人政治立场和价值观的变化,也反映了台湾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郑丽文的经历成为了台湾政治发展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引起了学者、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采写:罗星星 发稿:庞水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