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兴,文明跃,乡村美.
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才能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潮州践行生态理念,实施生态立法,美好理念“涵养”乡村山水;开展“厕所革命”、做好垃圾污水治理,全面整治乡村“脏乱差”,美化环境改善乡村卫生条件;绘制文化墙,配套新基建,美观人居提升乡村风貌;红色旅游、茶旅结合,依托绿色资源,美丽经济四处绽放……
生态振兴是推动乡村“五大振兴”的应有之义,是落实乡村“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潮州乡村沃野,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往南碧海蓝天、阳光沙滩,往北林木葱葱,鲜花常盛.
在生态振兴中,潮州践行生态理念、重视生态规划、完善生态制度、强化生态建设、育强生态产业,生态振兴路子越走越宽.
美好理念守护山水乡村
云雾环绕,峰峦卓绝.潮州市潮安区北部神秘而美丽的凤凰山,自然资源丰厚,景色宜人,三三两两的鲜花点缀在片片绿植中,竹林、森林、瀑布也竞相呈现.
凤凰镇地处潮州北部片区,以峭拔雄伟的凤凰山色、绚丽多彩的畲寨风情和奇秀卓绝的单丛名茶闻名于世.杨宏镇 摄
凤凰山的良好生态是潮州市贯彻生态振兴理念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潮州市厚植乡村生态底色,践行生态理念,实施生态立法,不断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破坏凤凰山区域生态环境的行为,有权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其他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2021年1月1日起,《潮州市凤凰山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通过立法支撑,促进良性发展.在法律的约束下,凤凰山区域内的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处理、建设施工、资源利用等得到进一步完善.
绿色不仅是凤凰山的底色,也是饶平县黄冈河生态廊道建设最重要的底色.立秋已过,晴日当空,黄冈河樟溪镇英粉村段的河水清澈见底,鱼儿成群.
黄冈河是饶平县的母亲河,此前部分河段因污水直排等导致污染严重,形成黑臭水体.2018年6月,《潮州市黄冈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发布施行.成效随后显现,2020年黄冈河流域4个地表水重点考核断面优良率达100%.
实现秀水长清,是“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的题中之义、应有之举.潮州市关于乡村环境整治的方案、法律相继制定与落实,其背后就是积极践行乡村生态理念.
事实上,保护好乡村山、乡村水一直是潮州市委、市政府以及潮州市领导在重要场合与重要会议的高频词汇.
在中共潮州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上,提及要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大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强古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彰显潮州文化内涵,让乡村留住田园风光和诗意乡愁.
枫江深坑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许钰敏 摄
潮州市政府2021年度第9次常务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枫江流域综合整治、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工作,同时加快推进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污水次干管、支管、支管到户等配套建设,加强对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的管养运维,确保完成镇级污水处理全覆盖目标.
“引导资金用于优先解决重点环境问题,建立农村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及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大力推行农村垃圾分类”……2021年潮州市两会期间,也多次提及农村生态环境.
“持续强化枫江全流域系统整治,不断推动全市生态环境向好发展,使绿色成为潮州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8月24日,潮州市委书记何晓军在实地察看水环境时明确指出,要坚持法治思维,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严格执法监管,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创新环境监管数字化手段,切实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对于乡村环境,何晓军非常重视.在实地调研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进展情况时,何晓军表示,不仅要坚持产业转型与环境提升相结合,统筹推进村级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和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发展,坚决改变“前店后厂”“厂居混杂”的落后面貌,还要坚持规范引导与违法整治相结合,鼓励镇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行全面改造、微改造或混合改造,加大力度整治惩处各类“散、乱、污”工厂作坊.
今年6月召开的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上,农村生态保护理念频出.会议提出,“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化规划引领,持续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农村宜居水平,推进美丽乡村更具‘潮味’、更富‘乡愁’”.
全面完善河湖长制,推进全域水系治理;抓好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分级分区分类管理农用地;持续整治凤凰山等山体生态修复和“蓝色海湾”,严控茶田、海滩涂过度开发,建设森林城市和美丽海湾……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潮州市不断落实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把建设美丽潮州的生态理念播撒进广大乡村.
美化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建设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的有效举措.一直以来,针对农村环境,潮州市深入实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整治天气污染、黑臭水体、垃圾围城等现象,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加强乡村环境美化.
在湘桥区桥东街道黄金塘村的后湖片工业区,部分企业深夜作业产生大噪音,车辆出入扬尘飘洒,严重影响村民的日常生活.
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影响百姓的事,再小也要清.潮州市生态环境部门执法人员随即责令相关企业落实整改.同时,湘桥区桥东街道办事处联合黄金塘村村委会,向该片区的瓷泥企业发放《关于加强瓷泥企业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工作的通知》进行规范引导.
小厕所,大民生.枫溪区长德街道枫溪二村文化公园内,青瓦白墙,一座公厕掩映在绿化树后面,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公厕内干净、无异味,除设置男、女卫生间外,还考虑到残疾人需求,配备了第三卫生间.
近年来,潮州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先后编制实施《潮州市实施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潮州市美丽城乡卫生间建设指引》,为农村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提供指导,推进厕所污水和粪便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利用.
2017年,潮州新建改造大批公厕,加快补齐城区和农村基础设施配套短板,因此成功获评全国十大“‘厕所革命’优秀城市”,是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美化环境、整治卫生的行动,在其他乡村也频频上演.
枫江流域登塘段.纪金娜 摄
在潮安区,综合治理过后的登塘镇枫树员村枫江乌犁溪寨前段两岸整洁,古韵木栈道与清澈溪水相映成趣;龙湖古寨池水碧波荡漾,拱桥、古寨老屋、凉亭与绿树红花相映成趣,一派岭南水乡的景象映入眼帘.而在几年前,龙湖古寨的池塘和沟渠淤塞脏臭,违章搭建物面积多达数千平方米.乘着潮安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项目的东风,龙湖古寨片区开始蝶变.如今,该片区已完成水系治理,古寨水清景美、乡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附近村民及游客对新修的水利工程赞不绝口.
污水治理上,潮安区有“秘方”,结合全区人口分布、地势走向等不同区域的实际,先后探索出“污水入网”“一体化治理”“三级净化”三种模式.对于人口相对集中的平原地区,潮安区建设了8个镇级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66.7公里的管网,并在周边村居实施“污水入网”;距离较远的村落,就地建设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点;对于建设难度高、投资大、效果差的北部山区,采用三级净化治理模式,将户厕、厨房等生活污水收集后进行沉淀净化,再排向人工湿地处理设施.
位于饶平县柘林镇的柘北村,当地通过全面动员部署,并积极组织人力,出动挖掘机、运输车辆等,对村中的危旧房、废弃猪牛栏等进行清理拆除,全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
当前,潮州已建立健全“村收集、镇转运、县(区)处理”的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实现全市垃圾无害化处理100%,保洁覆盖面100%,推动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并逐步在农村推广.
其中,黄冈镇大澳村是该项工程的一个鲜活典型.2020年,大澳村购置清运车130多辆,安排环卫工人每天负责村内卫生打扫及各住户垃圾清运,实现农村卫生城市化管理.一系列行动下,村民安居乐业,村中环境整洁宜居,经济健康发展,2020年成功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
“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截至今年6月,潮州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2.82亿元,持续深入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农村“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实现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全覆盖.此外,894个行政村全部完成农村人居环境基础整治,93%行政村基本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美观人居建设幸福乡村
幸福乡村,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大家共同的愿景,也是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
潮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每一个乡、每一个村都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特色.在深化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上,潮州坚持一村一规划、一村一特色、一村一风貌,避免千村一面,又实现千姿百态,既注重建筑文化保护与传承,又突出潮州传统特色和人文风貌,全面加强乡村风貌管控提升,打造了一批既有地方特色又可示范可复制可借鉴的生态宜居村.
游客在亭下纳凉.苏仕日 摄
赤日炎炎,潮安区浮洋镇东陇村村民杨秋菊来到新修的凉亭纳凉,一边与乡亲谈天说地,一边感受徐徐清风与沁人的花香.
这座新建的凉亭名为沁心亭,是利用“三清三拆三整治”后的闲置土地建成.
因地制宜,变废为宝.今年6月,东陇村在清拆一批违规搭建物和废弃猪圈牛棚后,对近1500平方米的土地合理规格,围上竹篱笆,种上易管养的花花草草,建起了小公园和小花园.妙趣横生的景观小品让人眼前一亮,村里的一些老物件也再次“上新”,成为小公园中充满乡愁记忆的点缀.
除了东陇村,浮洋镇还投入资金,在厦里美、高义、大吴等村推进“四小园”建设试点工作,将“四小园”建设与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打造小公园、小花园、小菜园和小果园,引导群众自觉参与、自愿建设,改善人居,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位于饶平县浮滨镇的黄正村,下辖5个自然村.2019年以前,由于布局分散,交通不便,村里的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缺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如今的黄正村新村,配套党群服务中心、健身广场、灯光篮球场、戏台、污水处理站、文化站、卫生站、公共厕所等相关设施,褐瓦白墙的民居建筑与古色古香的凉亭交相辉映,与鲜花绿草相映成趣.
短短几年,变化翻天覆地.2016年底,全村整体搬迁、集中居住,在各级单位的帮助下,黄正村投资超1200万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
主村道拓宽、新村至柘林村道硬底化、环村道路整治;室外水电安装、沟渠整治、新村饮水工程、茶厂路和景观沟安全防护工程;建起儿童之家、黄正村史馆、健身广场.从通路到通水,再到建造群众文体设施,黄正村村风村貌有了极大改善.
潮安狮峰村坚持“修旧如旧”,旧农屋华丽变身“文艺民宿”,保留乡村原有的风味风貌,守住乡村乡土味、乡愁;饶平东明村以独具客家特色的“石头竹子米黄墙”作为统一基调,见缝插绿、见空建园,将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充分利用;湘桥高厝塘村新建党建公园,投资建设沿路绿化带,种植九里香、桂花、樱花等花木,把村内道路、房前屋后打造成如画风景;枫溪詹厝村微改造老厝区民宅外立面,在开展乡村环境整治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好老建筑原始风貌,探索将平房连片改造成具有岭南地方特色老厝区……
无论是“修旧如旧”、活化利用,还是见缝插绿、见空建园,抑或是“微改造”工程,种种美化人居环境的措施,既厚植生态底色,又各自彰显潮州人居特色,将潮州乡村打造成“千面千孔”特色乡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纪金娜 摄
美观人居,提升乡风文明,建设幸福新村.2020年,潮州市文明村镇覆盖率达到98%,其中饶平县黄冈镇大澳村等4个村获评全国文明村、潮安区归湖镇狮峰村等3个村获评广东省文明村.当前,潮州正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开展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打造,推进存量农房微改造,因地制宜打造农村“四小园”等小生态板块,以点带面、串珠成链,建设美丽乡村风貌带.预计2021年底前所有示范村建成美丽宜居村,到2025年8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美丽经济实现“潮味”振兴
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但不能鼓了钱袋,毁了生态.事实上,绿水青山也可化为幸福生活的“靠山”,生态环境保护得越好,山林间孕育出来的“宝物”就越多.
潮州“十四五”规划将绿色发展战略放在关键战略之列,当前,各县区农村结合实际落实部署,依靠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优势,走绿色发展之路,在推动“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变,发展与保护“两难”向协调“双赢”转变的同时,尝到了绿水青山释放出的“生态红利”,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在饶平县上饶镇茂芝村,革命年代的红色记忆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给这里留下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茂芝立足红色基地,依托人文优势,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打响“茂芝会议”品牌,擦亮饶平“苏区”名片,发展红色文化和红色经济.
2017年11月,饶平县联合举办“纪念茂芝会议召开90周年学术研讨会”活动,从参加茂芝会议当事人的回忆录之中寻找相关史料,并以研讨会为契机集中力量建成茂芝会议纪念馆,打造了一条70公里的红色文化长廊.
自此,红色旅游成为茂芝村一项增收产业.如今,茂芝会议旧址与茂芝会议纪念馆已是广东省批示的“饶平茂芝红色历史文化游径”、第二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以及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产业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饶平县以红色村的革命历史资源、传统工艺文化、特色农产品等为特色,因地制宜制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形成集文化、旅游、产业为一体的红色村发展模式,特色产业经济逐渐从“小散乱”迈向“高大上”.
饶平县新圩镇长彬村是一个拥有700余年历史的古村落,该村也紧扣红色主题实现绿色发展.
寻找历史遗物、挖掘红色史料规划、拍摄红色村纪录片、制作红色宣传小册……近年来,长彬村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充分汲取“红色养分”,以“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为机遇,开发红色观光旅游线路.如今,长彬村已建设有红色纪念堂、红色文化长廊及配套的停车场和旅游厕所.接下来,该村计划把“一村十八寨”各景点串联起来,开发红色观光旅游线路,进一步盘活丰富的历史资源和红色资源.
凤凰古茶树.林奕波 摄
位于潮安区的凤凰镇,也大力发展“美丽经济”.该镇以推进茶旅融合为特色,先后举办多场旅游推介活动,提升了自身知名度与美誉度.如今,凤凰镇“茶旅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已是广东省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东兴村被评为第二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棋盘村入选第二批“潮州市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体验.
一片茶叶,造福一方百姓.在此之前,凤凰镇茶农已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名茶特色经济,经过多方探索,逐步形成了种苗繁殖、种植生产、加工制作、科研推广和经营销售一体化的全产业链.
目前,凤凰镇拥有茶叶企业80多家,茶叶专业合作社50多个,QS认证企业8家,注册商标35个,茶叶销售门市6000多家.该镇计划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通过推进凤凰谷、茶樱谷和凤溪谷等建设来打响茶旅经济品牌,拓展产业链条,全面提升茶旅产业附加值,促进乡村振兴.
湘桥磷溪镇芦庄村的果酒厂传出阵阵果酒香,潮安登塘镇大葫芦村的“炒仔茶”炒揉新味道,饶平新圩镇锦华村的杨梅刺激味蕾……潮州大地的乡村,以绿色资源为基础,打造特色品牌,提升特色经济附加值,着力构建、优化多元化特色产业,促进农业新兴特色产业发展.不久后,随着乡村绿色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潮州美丽生态经济的“名片”将更具含金量.
【策划】达海军
【采写】董志豪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